校内规章制度

武汉大学关于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

浏览次数:[146]

关于印发《武汉大学关于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学校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积极参与建设。

特此通知

武 汉 大 学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七日

武汉大学关于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

当前,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优势特色鲜明,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发展优势。随着“985工程”建设的深入,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在更高、更广层面进行深度交叉与融合,解决学科前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抢占学科未来发展制高点,学校决定实施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

一、建设目标

发挥多学科优势,面向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若干关键领域遴选建设战略性跨学科平台,创新跨学科发展体制机制,汇聚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培育并力争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与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建设内容

以领军人物为核心,构建4-6个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以跨学科平台为基础,通过凝炼研究方向,形成10-12支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学者为骨干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探索和形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培养高层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三、建设要求

1.结合武汉大学学科特色和优势,建设目标明确、先进,建设基础良好,学术思想新颖,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可行;

2.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能够面向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力争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3.有高水平的平台首席科学家和若干支创新研究团队。

首席科学家即为平台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可从国内外选聘,负责领导与协调各支创新团队开展研究,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平台下设若干创新团队(原则上不超过3支,每支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每支创新团队设带头人一名,负责组织团队并围绕平台整体目标开展研究工作。

四、建设资金

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平台建设经费由学校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管理经费和自筹经费等组成,鼓励平台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等形式积极筹措资金。自然科学类主导的平台支持额度一般为200-400万元/年,人文社科类主导的平台支持额度一般为50-100万元/年。在战略性跨学科平台总体规划框架下,原则上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五、实施程序

1.顶层设计,公开招标。结合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根据学校优势学科情况,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研究确定战略性跨学科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领域与研究方向,向校内外发布申报通知,公开招标。

2.论证遴选,整合资源。平台可研报告提交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遴选并确定建设平台与团队,并对平台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等提出发展意见与建议,指导平台对相关资源进一步整合。

3.签订协议,启动建设。入选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思路、达成共识,并完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将作为后期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与战略性跨学科平台的首席科学家就建设目标、权利、义务等签订协议,启动建设。

六、项目管理

1.管理体制

学校“98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宏观调控。“985工程”工作小组和“985工程”办公室负责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自然科学类主导平台运行的管理与考核,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人文社科类主导平台运行的管理与考核。

战略性跨学科平台成立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坚持学术管理为主。

2.运行机制

相对独立运行。平台运行与管理相对独立于院系,实行跨学科特区建设;实行开放式运行模式,人员由相对固定研究人员与流动研究人员组成,平台首席科学家、创新团队负责人及部分成员为平台相对固定人员,其他人员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聘任;平台人员在聘期内其人事关系仍在原所属学院;平台实行团队薪酬,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人事自主权等。

独立考核。战略性跨学科平台与创新团队实行单独考核,平台聘任人员同时属于院系和平台,但聘期内只参加隶属的跨学科平台的考核,建设期内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等在校内考核时只计算一次;平台考核实行双考核制度,既对平台建设进展进行考核,同时注重对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淘汰绩效不佳平台和团队,滚动建设,保持在建平台与团队数量相对稳定。

绩效激励。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启动初期的队伍建设和硬件条件建设,后续投入主要视绩效以重大跨学科项目配套和标志性成果奖励等形式落实。